【走近湖南海归】“富二代”周颖的新高度 我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店
发布时间:
2014-08-23 12:00
来源:
周颖 曾经的跳高运动员,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正用行动探摸人生新目标
◆本报记者 刘敏婕 实习生 谭佩如 图/彭英杰
身高1.8米的周颖走到哪都不容忽视。
作为曾经的跳高运动员,她跳跃的最高度是1.73米,令海归班里一位男生惊叹:“你可以直接跳过我们中的许多人。”
在一群衣冠楚楚、礼仪周到的海归中,她显得特别接地气,课余还积极组织学员打篮球。国防科大教授周世光讲完课后,心怀崇敬之情的她忍不住大喊:“我们想和您合影!”
周颖的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了一家粮食企业,并逐渐在国内赢得知名度。作为“富二代”,在哺育7个月大的小儿子的同时,周颖致力于提升企业科技含量与文化内涵。
从冠军到MBA
周颖从小鹤立鸡群,父亲担心她身体不协调,把她送进体校练习。初一时,便拿了湖南省中学生跳高第一名。
初三时,周颖被广州市体委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对方承诺可以让她读“广东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父母才放行。她进入华南师大附中重点班,每天下午训练,第二年就以1.71米破了广东省乙组跳高纪录。
高考时,作为体育特长生,周颖的文化成绩早已超出广东重点线100分。原本她可以填报更好的大学,但为了坚持训练,她选择了离体校不远的暨南大学读国际新闻。父亲却不希望她成为单纯的文科生,所以她多花了一年,又拿到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
拿了4年的广东省大学生跳高比赛冠军,当周颖第五次出现在赛场上时,其他学校老师不服气地说:“你怎么还没读完?”
暨大为周颖学费减半,再凭着每年的一等奖学金,她4年没交学费。毕业实习,她在羊城晚报当了半年体育记者,每天在各大赛事间奔波报道,成为她最开心的回忆。
2003年,她到英国雷丁大学读MBA,学习跨国公司管理。这是父亲的意见,因为企业在技术上已经逐渐成熟,但股权改制失败导致员工流失,令他意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回忆起2年的英伦生活,周颖脱口而出的是“吃素”。英国室友每天向她灌输杀生如何残忍,她便跟着吃了一年的素,“还好她不是吃全素,牛奶和鸡蛋还能吃,不然我真的扛不住。”
一些家境优越的孩子,到英国后沉湎于玩乐,但这并不影响周颖对留学生群体的肯定:“有留学经历的人大多积极乐观,更为包容开放。由于在外面看到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和生活,所以更向往美好。”
“富二代”的不易
“企业家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是真正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我希望你们做这样的人。”在英国的课堂上,牛津商学院教授的话令周颖至今记忆深刻。
教授说,英国人可以不上班,靠领政府救济金安稳度日,但得不到社会的尊敬。企业家大多是每天四五点钟起床,一直忙到晚上,虽然辛苦但很受人尊敬。
周颖当时便想到了父亲,他的衣食住行非常简单,早上一碗粥俩馒头,中午一点小菜,深夜还在办公室伏案疾书,“他总是乐呵呵的,总能想出一些新点子给自己找事做。”
但要继承父亲这种“少享受,多奉献”的精神并不容易,周颖眼中的“富二代”们并非躺在父辈的金山上高枕无忧,“国内很多企业在二代接班之后陷入低潮,可见当接班人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为了掌握大米加工和粮油机电技术,她从头学习大米工艺学、流体力学等相关课程,将中专到大学的课本全部啃完。连续3年间她白天跟客户应酬、谈判,晚上从7点到11点设计绘图,直到小儿子出生才中断。
“慢不得,等不得,不要将时间花在无谓的事情上。”周颖回国接手企业后,父亲总是不断督促她。
在株洲“100个全国第一”中,她家企业开发的第一台变频米机入列。这是周颖写的程序,得到父亲一句“嗯,总算是书没有白读”。
2009年,周颖和父亲一起筹备“稻米文化博物馆”,陈列从古至今的各种农具及各地大米。别人回国带化妆品和衣服,她每次从英国回来带的是一包包各种产地的大米,后来成了博物馆的主要展品。
如今,她的企业已经拥有了1项国家标准、20多项国家专利。除了西藏和青海外,全国的20多个粮食产区都有他们建设的大米加工厂,袁隆平还曾为他们题词“粮食科研,大有作为”。
“我的目标是做百年老店。不求最大,但求最专最精。”周颖说,企业目前最缺的是人才,全国已经没有几所高校设粮食加工专业,她准备和父亲一起编教材,请自己的英国老师和美国同学前来讲学,在株洲办一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米工艺技术学院”。
融入主流社会
当省两型办公室副主任陈晓红给海归班学员讲起长株潭两型社会的成绩时,周颖在台下应声附和。
回国几年来,她眼看着株洲的变化。为此,今年周颖将户口从广州迁回株洲。此举曾遭到父母反对,毕竟广州户口能拥有的资源更多。但办准生证时的数度奔波令她烦恼不堪,加之对株洲充满信心,所以她选择成为纯正的株洲市民。
从小说话直接的她,回国后对父母常直呼其名,他们虽能接受,但提醒她“在外面说话要适合国情”。她吃过很多亏,唯有海归朋友价值观相近,更聊得来,她的率真也能得到包容。
许多海归创业者不知如何与政府打交道,周颖倒不为此纠结,这得益于父亲为她打下的良好根基,历届株洲市领导对企业十分关心,她还曾担任上届株州市政协委员。
2012年,周颖的家庭被评为“株洲市十大文明家庭”,当地舆论称他们为“株洲市公民典范”。
“身在中国,我们要融入和服从于主流社会,用陈主任的话讲,海归要顺势而为,而不能逆势而为。”周颖说,这既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个体发展,“当边缘人难以顺利发展”。
从曾祖父开始,周颖的长辈都是共产党员,目前她是无党派人士。如果有一天要加入党派,她说自己会选择共产党,“不过这要时间,必须让我慢慢学习靠近。”
“我要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就有被迫感,就虚伪。”她认真地说。
周颖希望孩子以后能去国外读书,她的高中班里有15个人在美国工作,在微信群里纷纷劝她把大米加工厂开到美国去。
“到时候我就去美国边陪读边开厂。”她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新闻资讯